服务流程
一·收殓:1、从接到电话第一时间,我们公司以最快的速度派专业人员上门服务,为死者清洗穿衣;派殡仪车上门拖死者遗体到殡仪馆冷藏或者冰棺上门冷藏,依据武汉本地风俗第三天出殡到殡仪馆直接火化。2、布置灵堂,现场快速制作遗像..
陵园墓地买墓流程
丧事办理流程图

当前位置:首页 >>殡葬文化
韩国人对“风水”申请文化遗产,引发争议!
2011/9/9 14:17:26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3971  

端午节、活字印刷术、浑天仪、豆浆,中医,中文汉字等这些拿来主义,叫人心寒。
        活字印刷术、浑天仪、豆浆,这些都是我们熟知的中国古代发明,现在却有好些韩国人声称它们的发明权归韩国。活字印刷术,被韩国申遗了;浑天仪,也被印到了最新版的一万元韩币的背面,成了韩国人的专利了。甚至连“豆浆的发源地”也挪移到韩国了。
       中国说风水是迷信,韩国人说风水是他们发明的,而且他们还申请文化遗产并对风水的操作标准化,以后世界上谁想自称风水师,都必须向韩国人交了钱才有资格得到认证。谁想看风水,都得向韩国人交专利费。他们不是把文化申请专利,而是把文化的内涵标准化,操作化,然后就申请专利。比如端午节是文化。但他们把端午节变成韩国的文化遗产以后,就把粽子申请了专利,以后谁要在国际上卖粽子,都得给他们交专利费。
    从现代科学来看,我认为风水学是同地球物理学、心理学、地球磁场学、水文地质学、环境景观学、建筑学、气象学、宇宙星体学和人体生命学等学科融合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我称它为大自然科学——科学风水学。有了五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六十花甲(才有了二十四节气,才有了伟大不朽的“张衡”地震仪。也同时在没有卫星时能够推算节气和日食、月食的时间精确和罗盘的数字定位系统,罗盘越大定位越细准。)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风水术一直是与封建迷信、糟粕相连的,但现在风水似乎被平反成了一门严谨的科学,是中华民族经五千年生产生活斗争所积累的宝贵文化结晶,风水学与中国营造学和中国造园等构成了中古代建筑理论的三大柱。风水学说究竟是科学还是迷信?
        风水是一门艺术,通过对事物的安排,从建筑奠基到室内装饰,企图对一定场所内的气施加影响,有助于人们利用大地的自然力量,利用阴阳之平衡,来获得吉祥之气,从而促进健康,增加活力,风水也称相地,主要是对周围环境进行研究,强调用直观的方法来体会、了解环境面貌,寻找具有良好生态和美感的地理环境。"
风水学是中国人的重要发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宝藏之一,很值得发掘。近百年来,欧美日韩等东西方发达国家的学者们都对这门学问进行了专题研究和应用。我国当代的有关学者也对风水学进行了大量的探研,并且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这些风水就是科学,比如“水脉波”,水脉波是地下水在流动时因受到障碍产生冲击而形成电力和磁力场。这种波动力量能穿透地表到达地面,使建筑物墙体开裂,植物生长不旺盛,也可以让人体脑波和电磁体发生混乱,妨碍生理律动,如长期处于水脉波之上会导致中风、血压升高、心脾肥大等疾病。比方说:“有时候我们会觉得睡得很不舒服,而换个地方反而会改善,这就是水脉波造成的直观表现。这在东亚地区千年以来一直被理解为“瘴气”和“风水”。
在风水学研究中,学者们认为自然界超微粒子和磁场对人体会产生明显的正负影响,并且认为在自然界中,任何物质都会产生作用于人体的超微粒子和磁场,这些能量也可随着自然环境的改变而有所改变。也可随着人体自身的场态信息的改变而改变。
这些物质能量可以使我们身体健康长寿、心情愉快、思维敏捷等,也可使人们思维迟钝、精神恍惚,甚至使人们多病短寿。因此,要想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更幸福,身体更健康,就应该遵循“了解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顺应自然”的风水学四大原则。
        中国古人把风水称为堪舆,也叫地理,我们不妨连起来一起读做:堪舆风水地理。我们也不妨可以这样解释:堪(观察天)、舆(勘察地)、风(空气空间)、水(水文水质)、地(地形地质)理(的研究分析理论)。

  在地球上,占最大体积的物质是什么,就是风、水、地。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是什么,也是风(空气)、水、地(土地)。所以许先潮多次强调请大家在说风水的时候不要把“地”忘了。

  在地球上除了由天体进来的物质之外,几乎所有物质都由风水地三者所承载所包含所孕育,当然也包括人类。可见古代人所说的风水,就是泛指地球中的所有物质,风水学就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微观物质(空气、水和土)和宏观环境(天地)的学说。

  根据古人的感知,在大地上除了地和水之外,余下的就是空间了,空间里只有风了。古人认为,风和空间和天是联在一体的,风水学中所说的风,既是空气,也代表空间,同时也包含天。

  风水学思想对地质很讲究,甚至是挑剔,认为地质决定人的体质,现代科学也证明这是科学的。地质对人的影响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 土壤中含有元素锌 、钼、硒、氟等。在光合作用下放射到空气中,直接影响人的健康。明代王同轨在《耳谈》云:“衡之常宁来阳立锡,其地人语予云:“凡锡产处不宜生殖,故人必贫而迁徙。"比《耳谈》早一千多年的《山海经》也记载了不少地质与身体的关系,特别是由特定地质生长出的植物,对人体的体形、体质、生育都有影响。

  第二、 潮湿或臭烂的地质,会导致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皮肤病等。潮湿腐败之地是细菌的天然培养基地,是产生各种疾病的根源,因此,不宜建宅。

  第三、 是地球磁场的影响。地球是一个被磁场包围的星球, 人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它时刻对人发生着作用。强烈的磁场可以治病, 也可以伤人,甚至引起头晕、嗜睡、或神经衰弱。中国先民很早就认识了地磁,《管子 地数》云:“上有磁石者,下有铜金。”战国时有了司南,宋代已普遍使用指南针,皆科学运用地磁之举。风水思想主张顺应地磁方位,根据不同的地质形态,分别采用顺逆缩缀开穿离没对截犯顿十二种点穴方法。杨筠松在《十二丈法》指出:“直冲中煞不堪扦,堂气归随在两(寸)边。依脉稍离二三尺,法中开杖最精元。”这就是说要稍稍避开来势很强的地磁,才能得到吉穴。风水师常说巨石和尖角对门窗不吉,实际是担心巨石放射出的强磁对门窗里住户的干扰。

  第四、 是有害波的影响,如果在住宅地面3米以下有地下河流,或者有双层交叉的河流,或者有坑洞,或者有复杂的地质结构,都可能放射出长振波或污染辐射线或粒子流,导致人头痛,旋晕、内分泌失调等症状。

  以上四种情况,旧时风水师知其然不知所以然,不能用科学道理加以解释,在实践中自觉不自觉地采取回避措施或使之神秘化。有的风水师在相地时、亲临现场、用手研磨,用嘴嚼尝泥土,甚至挖土井察看深层的土质,水质,俯身贴耳聆听地下水的流向及声音,这些看似装模作样,其实不无道理。
  中国风水学的三大原则:天地人合一原则;阴阳平衡原则;五行相生相克原则。    
风水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风水一词是这样定义的:指住宅基地、坟地等的地理形势,如地脉,山水的方向等。迷信的人认为风水好坏可以影响其家庭、子女的盛衰吉凶。

  可以说,现代汉语词典把风水定义为“指住宅基地、坟地等的地理形势,如地脉,山水的方向等”,是片面的,把风水狭义化了。定义“迷信的人认为风水好坏可以影响其家庭、子女的盛衰吉凶”,这是把风水丑化庸俗化了。

  如何看待风水? 2004年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中心发布了《2004年健康住宅技术要点》,明确指出:“住宅风水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对人们的意识和行为有深远的影响。它既含有科学的成分,又含有迷信的成分。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风水理论,正确理解住宅风水与现代居住理念的一致与矛盾,有利于吸取其精华,摒弃其糟粕,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关注居住与自然及环境的整体关系,丰富健康住宅的生态、文化和心理内涵。”

  在日常生活中,风水一词可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比较广义的意义,泛指附近的空间、山、水,树木等自然环境。比如说这里风水真好,真是一块风水宝地等。一种是比较狭义的意义,专指阴宅(祖坟)和阳宅(住房)。比如说做风水,你家有好风水等。而中国先潮周易研究所所长、南京风水周易预测名家许先潮则认为:风水会随着时空的变化而改变,没有固定的风水宝地,所谓富人福地,福地富人。
  近些年来,韩国对我国古代文化采取了全面“拿来”主义:抢注江陵端午祭为韩国文化遗产;论证孔子是韩国人,把美女西施、神医李时珍纳入“韩国籍”;把中医说成是韩国发明,连同《本草纲目》、人参、针灸一起收入囊中;向联合国提交汉服申遗书;准备在2008年前完成了“整体风水地理”项目的准备工作。最为可笑的是韩国人居然还要为汉字申遗,说是他们最先发明了汉字。
  韩国人如此,我想可能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一是韩国现在富起来了,但历史文化底蕴过于肤浅,中国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他们想拿点去装潢一下门面;二是韩国人对中华古代文化的确是怀有虔诚之心,你中国人不将这些古代文化遗产向联合国申遗,那就让我来申请吧。
  韩国将中国的古代文化遗产拿到联合国去申遗,并不可怕,问题是,面对韩国对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追逐争夺,我们该做些什么?是等着孔子姓韩?还是等着西施东去?
  我们祖先的发明之所以屡被他国申请专利,不可否认,与我们对古代文化的态度密切相关,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对本民族古代文化的态度是,批判大于弘扬,抛弃大于继承,糟蹋大于保护。这些年来,更是热衷于追求新的吉尼斯纪录,却对辉煌的古代文化不屑一顾,即使是对古代文化的利用,也是怀有极端功利主义的情绪,掺杂着种种政治目的和官场需要,有些是把对古代人物的祭祀当作当地官员的政绩,有些则是以古代人物之名打经济算盘之实,使流芳千古的古代人物和灿烂的古代文化成了官场和企业的牺牲品。相比韩国人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态度,我们自己真是差距甚远,没有的却要争为己有,有的则是麻木不仁。
  也许正是韩国人对中国古代文化精髓的深入研究,对中国古代文化加紧学习和继承,才成就了韩国的今天。那么我们呢?是不是也可以从中学到些什么
近年来,韩国开展了一连串争夺中华文化的举措:论证孔子是韩国人,抢注端午祭为韩国文化遗产,指称汉字是由韩国人发明的。网民强烈质疑韩国“汉字申遗”,称汉字生机勃勃地活着,无须申遗。也有网友作了讥讽式解读:“韩国牛肉为啥贵——牛都吹到天上了。”(12月12日新快报)   对于有备而来的韩国人,网民的义愤虽然在情理之中,但却于事无补。到头来,只会落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尴尬。毕竟,意气之争不能解决问题,这一点,从世人皆知的端午已经“成功”归属为韩国的文化遗产,可以得到充分的佐证。
  作为“汉江奇迹”的创造者,韩国在经济“攻城”的同时,文化“略地”也在如火如荼地次第展开着。同属于中华文化圈的韩国文化,也从不同的角度蚕食甚至窃取着古老的中华文化,乃至不择手段地为自己的所谓的文明发源地正名,以努力跳跃式地延长自己的历史存量。
  在虚热的“大国战略”意识的烘烤下,韩国居然成了“拥有9200年文明史”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度。基于这一元命题,和拥有5000(3000)年文明史的中国比起来,一些看似不合常理的结论俨然就有了逻辑上的可能。
  于是,和中国争夺历史的话语权,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在韩国有计划的步步为营的文化紧逼中,我们只好无奈地跌到“贴身防守”的境遇。明明是自己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却不得不靠DNA签订来判定最后的归属。最大的憾处还在于,由于我们不能提供足够的“证据”,常常要吞下“败诉”的苦果。
  韩国在此类文化问题经略上“司马昭之心”的可怕之处还在于,其学者化运作的背后常常会躲藏着官方的影子。2005 年,作为法兰克福书展的主宾国,韩国斥下巨资进行文化推广,在会上宣称孔子曾希望到韩国生活;活字印刷起源于韩国……
  反观我们,在和韩国学者的文化视点对垒上,除了凭借爱国主义做武器,那些本该挺身而出的专家学者似乎不约而同地患上了“集体失语症”。“文化奶妈”是懒于做卫道士的,他们要么在个性化地解读国学经典,要么就是在个性化解读古学经典的路上。毕竟,其间的名利双收岂能是青灯黄卷皓首穷经所能比拟的?而学术“武器”的匮缺,使得舆情成了空有一腔热血的“义和团”,只好抡起板砖,赤膊上阵。 
  不管事仓颉造字的索隐,还是甲骨文出土的考据。在某些学者的眼中,一度成为垃圾。“欲使中国不亡,非取消记载道教妖言的汉字不可”的钱玄同也好,“汉字不废,中国必亡”的胡适也罢,都曾经对打开中国历史大门的这把“钥匙”表达了自己的鄙弃。假如他们在天有灵,该给韩国人掌声还是嘘声? 
  想唱就唱,这首“超女”年度主题曲的下一句是唱的漂亮。可是,这些中国文化的粉丝们,拿什么来支持正版,打击赝品?
韩国拟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世界遗产
中新社北京十月五日电 (记者 应妮)即将到来的中秋节与往年迥异的一点——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尽管中国政府此举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却仍容易让人联想到韩国成功将“端午祭”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而令国人扼腕不已。
  有鉴于此,中国民俗专家、中国民协副主席白庚胜建议,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应优先边疆和共存文化。
  他表示,中华文明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日本、韩国、朝鲜和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所以这些国家在中医、时令、姓氏、宗教等方面与中国有相应的共存文化。现时韩国在成功申报端午祭之后,拟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世界遗产;中国政府才开始重视中医的申遗。
  同时,中国许多民族与周边国家垮境分布,许多文化跨国共有,对这些边疆共存的文化遗产,不管是单独还是合作申报,中国政府都应采取优先申报原则。
  白指,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应有明确国际战略和国内战略。国际战略包括共存文化优先、边疆优先、分层级多渠道申报以及扩容战略;国内战略则包括联合申报、濒危优先、特色优先、农耕文化优先和少数民族文化优先战略。
面对中国越来越多对某一个传说故事所有权的争夺,他认为各地须整合资源联合申报国家级遗产。“事实上,中国有很多同一文化遗产遍布全国,仅一个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有七个省申报;如果不同时申报,一个大项目里含几个子项目同时共享,就会发生混乱,甚至破坏其完整性”,他警告若想独占这种文化资源,不仅对文化发展不利,还会形成地域文化的对立。


近年来,韩国开展了一连串争夺中华文化的举措:向联合国申报“活字印刷术”是韩国发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明就里,竟同意了;抢注江陵端午祭为韩国文化遗产,也成功了;论证孔子是韩国人,美女西施,神医李时珍也早被划入“韩国籍”;把中医说成是韩国发明的,连同《本草纲目》、人参、针灸一起收入囊中;急匆匆向联合国提交汉服申遗书;指称汉字是由韩国人发明的;准备在2008年前完成了“整体风水地理”项目的准备工作。
中国网友因此深受刺激,也促进了对传承推广中华文化的反思,思考如何用现代化的手段展开保卫战,在构建文化自信的同时,也要摒弃文化优越论,警惕文化沙文主义,保持批判性的思考,形成知性的力量,令中华文化永葆生命力。

今日起,本报将陆续推出“中韩文化之争”系列报道,欢迎关注。

从“端午祭”申遗到将中医改为韩医申遗,从号称“汉字是古代韩国人发明的”到汉字申遗,韩国人的“胃口”越来越大,中国的网民不愿意了,他们说汉字是中国的,不是韩国的,表示要维护汉字的“所有权”。“汉字对韩国人确实是遗产,因为他们不用了。但是汉字还在中国生机勃勃地活着,进化着,没死申什么遗!中国给汉字申遗?除非中国文化灭亡了!”面对挑战,网友们拿出了自己的理由,更有了应对的策略,把刺激化为机遇。

争议 韩国学者提出汉字“申遗”

今年10月“国际汉字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之后,韩国《朝鲜日报》刊载消息称,为预防东亚国家因使用不同形状的汉字产生沟通混乱,由韩国领头,中、日、韩三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学者制作5000-6000个以繁体字为基础的常用标准汉字。这一消息随即被与会的中方代表否认,提出“简体字”是中国的法定文字,不会轻易改变。中韩汉字“繁简之争”方兴未艾,又有网民热炒韩国学者提出的汉字“申遗”说。

汉字“申遗”其实在韩国已经热了一年多,去年10月10日的韩国《朝鲜日报》报道,韩国首尔大学历史教授朴正秀说,经过他十年研究和考证,认为是朝鲜民族最先发明了汉字,后来朝鲜人移居中原,把汉字带到了中国,才形成了现在的汉文化。他将建议韩国政府理直气壮地恢复汉字,并向联合国申请汉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一篇发表在一个汉语研究的英文网站(www.chinalanguage.com)上的文章能代表不少持这个意见的韩国人的想法。这篇文章称“东夷人是韩国人,是大汶口文化的创造者。被称为‘汉字’的文字有可能是高丽人发明的”。

热评 汉字生机勃勃不用“申遗”

这一系列消息随即引起中国网友强烈反弹,加之韩国此前大动作为端午申遗,一系列“争端”,引发中韩传统文化之争网络论战。

当回顾在chinalanguage 网站上的关于汉字起源的争论时,网友们惊异地发现这竟然是发生在2002年的事情。而经过搜索后,大家又发现“韩国人发明了汉字”这个话题早已在google论坛等国际论坛上炒得沸沸扬扬,代表性观点就是:“商以前,韩国人住在山东。后来韩国人入主中原成立了商朝,并发明了一种文字(即汉字),但这种文字不能和所有部落语言相适应。只有华夏部落忍受下来并发展了和其相适应的语言,而周朝打败了商朝,韩国人退出中原后,就抛弃了汉字重新使用以前的韩语。”

“这是对中国文化的剽窃。”一位留学韩国的网友“我的中国心”表示了愤慨之情,他说:“有个韩国名校博士和我讨论,信誓旦旦地说甲骨文是从朝鲜半岛传到中原的。要知道韩国直到15世纪才有自己的文字,韩国建国后为了‘去汉化’才禁止使用汉字的,韩国学者‘参考’的史书几乎都是用汉字写成的中国史书,它们以前还根本没有文字记录的历史呢。”

面对韩国学者一套又一套的“论据”,中国不少民众置之一笑:“任何人都知道中国有着世界最长的连续不断的历史,中国文明影响了许多东南亚和东亚的国家,比如日韩。”“当中国人有了那些发明时,还没有一个明显的关于韩国人和日本人的区分,他们还没有自己的民族,怎么可能发明汉字?”有网友指出,韩国学者的逻辑起点就有问题,他说:“韩国人发明了汉字为什么自己不用,无偿送给中国人而自己又另外弄了一套?”

也有天涯网友对韩国汉字申遗作了讥讽式的解读:“汉字对韩国人确实是遗产,因为他们不用了。但是汉字还在中国生机勃勃地活着,进化着,没死申什么遗!中国给汉字申遗?除非中国文化灭亡了!”对于韩国的一系列文化“发现”,网友STKAV称:“恭喜韩国人又发现了汉字是他们创造的,说不定明天他们又会发现了什么。太阳?月亮?”然后他的结论是:“韩国牛肉为啥贵——牛都吹到天上了。”

应对 有心有力保汉字“所有权”

如何保护好汉字,不让汉字成为别人的遗产?网友各出妙招,归纳起来是“有力”与“有心”。

“有力”是指过去汉字文化圈使用汉字是因为中国经济强盛、文化先进,因而有网友提出,新世纪推广汉字同样需要先国富民强,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日益强盛,从前的汉字圈国家开始有了重新恢复使用汉字的需求与热情,这是值得肯定的事。

除了经济强盛,推广汉字还有“心”。古老的汉字是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汉语热和孔子学院使汉字又一次的大步走向全球。

还要尊重汉字的发展规律,建国后推行繁体字的简化,无疑是考虑到繁体的汉字难写难认,为让更多的人易于学习和掌握汉字,并由此深入了解和领会中华文化,确有简化的必要。但凡事物都有两面性,简化过度的“第三套简体字方案”后来便被废止了。

讲到汉字,离不开书法。在广东,书法一直是小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近年来省教育厅也多次要求加强中小学书法教育。而浙江近日也将书法教育列入中小学选修课程。

访谈 汉字表达如此接近生活

每天都在使用汉字的中国人,似乎不太注意这一古老语言背后的文化渊源。当我们听瑞典人林西莉女士(Cecilia Lindqvist)讲汉字的故事时,才发现自己正跟着一位外国向导一起浏览着中国的文化史。

林西莉女士(Cecilia Lindqvist),瑞典汉学家,曾任瑞中协会主席。其代表作品《汉字王国》是她对汉字数十余年研究的结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汉字的渊源,是西方人学习汉语的入门书籍。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为什么要在《汉字王国》这本书讲述汉字的故事呢?

林西莉(以下简称“林”):是因为汉字的结构和它最初的形态吸引了我,而且我发现,即使一些受过很高教育的中国人对自己的语言的根也知之甚少。人们在小学、中学和大学机械地进行着汉字教学和学习,却很少加以解释。

记:你这种对汉字的解读方法有什么好处呢?

林:这样能够对这些汉字的理解会具体深入,比如,讲述这些文字的自然场景——乡野、山河、动物与植物时,效果就特别好。当我致力于对汉字的象形起源做一简明、通俗的论述时,就发现原来与汉字表达的生活是如此地接近、有趣。

记:在这个过程中,你还发现了什么?

林:我发现中国文化有惊人的连续性,直到今天人们在广告、民间艺术和日常生活中,还能看到一些画面,与三千多年以前文字创造者们经历的完全相同,令人有一种跨越时空的愉悦感。

记:你花了八年的时间从事这本书的写作,而且采用了轻松自如的表达方式,作为一个外国人和中国通,你觉得你这项工作的意义是什么呢?林:中国文化是人类共有的,每个人都有权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对它进行研究、解释和欣赏,而不管他的民族归属。只有这样才能使它更丰富多彩,更宜于传播和被人接受。

记:能举些有趣的例子吗?

林:就以“人”为例吧,“人”字在甲骨文中是人的剖面的形象。她直立着,手下垂或者轻轻地举到前面。两个人,一个跟着一个,组成“从”字。两个人站在一排,便成了“比”字。相反,若是两个人背靠背,则是“北”字,这与中国民居和其他场所都是坐北朝南有关。而“人”和“言”组成了“信”字,可谓“言而有信”。

新闻链接

中国使用汉字逾三千年


相传汉字的创始,有所谓的“结绳”、“书契”、“八卦”、“河图”、“洛书”、“甲子”、“图画”、“仓颉造字”等说法。《辞海》记载:“仓颉,也作苍颉。旧传为黄帝的史官,汉字的造字者。”

按我国古文字学家的意见,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而又比较完备的文字”。它已经比较复杂,已发现多达3000个以上字汇。

世界在变,汉字也在变。从甲骨文发展到今天的汉字,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文字的发展经过了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几个阶段。

历史上,朝鲜民族吸收了大量汉语,公元3世纪的三国时代左右,汉字传入朝鲜半岛,此后一千多年,汉字一直是朝鲜半岛唯一的书写文字。到了1443年,世宗发明了“训民正音”(韩文字母),韩语才改用字母和汉字夹杂标记的方式。

所以,汉字并非韩国固有文字。